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新聞動態公司新聞

智慧交通,AI落地的又一片“沃土”

2022-06-27 21:22:24 admin admin 點擊數:

     智慧交通是AI落地應用的重要垂直市場之一。AI,不但為智慧交管,也為“互聯網+交通”帶來強大技術支撐,并以其豐富的應用場景,極大地提升了智慧交通的品質和內涵。也因此,智慧交通成為AI落地的又一片“沃土”。

AI,讓智慧交管如虎添翼

智慧交通主要分兩大塊:一是交通管理,二是“互聯網+交通運輸”,都以政府項目應用為主。交通管理的應用主體是交警部門,“互聯網+交通運輸”的應用主體是交通運輸部門。

實際上,交通大數據主要來源于交通管理和“互聯網+交通運輸”,它們既是交通大數據的生產者,又是交通大數據的使用者。

交通管理是科技應用最早的領域之一,比如我們熟悉的“電子警察”,早在1997年就開始應用?,F在,“電子警察”執法(非現場執法)已經全面普及,成為輔助交警執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早期的“電子警察”功能單一,主要在城市道路、路口等區域進行違法抓拍,圖像質量和智能化水平都很低,覆蓋的范圍一般在30米左右,要求車速也相對較低,車速一高基本很難抓拍到交通違法行為。

幾經迭代和升級發展,我國“電子警察”系統應用逐漸成熟。目前市場常見的“電子警察”系統,前端主要有卡口、電警、違停抓拍球機等組成。

系統通過AI前端采集設備,抓拍不文明交通行為,如機動車闖紅燈、超速、加塞變道、隨意停車、闖禁行、不按規定行駛;司機不系安全帶、開車打電話看手機;非機動車駛入機動車道、闖紅燈、逆行;行人闖紅燈等違法行為等。

 

AI電子警察前端攝像機借助深度學習,通過機器視覺,能實現交通違法行為的分析判斷,可以對車輛、人臉進行識別,對數據進行儲存,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技術可以對幾十種違法行為進行分析和取證,從而完成對交通違章違法行為的研判和取證。

此外還可以實現對重點人、重點車的精準交通管理。相對而言,AI電子警察比人的判斷更準確,失誤率更低。

曾幾何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信號燈與攝像頭之間的距離”成為智能交通行業的痛點。為解決這一難題,2017年阿里云發布了杭州“城市大腦1.0”。

城市大腦1.0可以管控信號燈、攝像頭,通過系統自動識別機制,可以為城市管理者智能化提示交通情況及智能調度。

由于“城市大腦”的應用,杭州交通效率不斷提高;2018年,阿里云又發布了杭州“城市大腦2.0”。城市大腦2.0覆蓋杭州主城區、余杭區、蕭山區共420平方公里,一年擴大28倍,接管1300個路口信號燈、接入4500路視頻,全面感知城市交通,并通過移動終端直接指揮杭州200余名交警;2020年,阿里云又發布了杭州“城市大腦3.0”。

2018年,華為云結合AI與交通工程理論,推出了TrafficGo1.0交通控制解決方案,率先使用AI算法實現了實時視頻流低時延結構化分析,和區域交通信號控制自適應優化;2019年,華為云又發布交通智能體TrafficGo2.0解決方案。

TrafficGo2.0加入了知識計算、數據治理等核心技術,成為集感知、認知、診斷、優化、評價五大能力為一體的城市交通綜合治理解決方案。

目前市場上推出的“城市大腦”不少,“城市大腦”盡管覆蓋整個城市應用,但最早的應用仍然是以城市交通管理為切入口。交通也是“城市大腦”應用見效最快、最看得見的領域。阿里云“城市大腦”的切入點就是智能交通。

“交通大腦”是“城市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神經中樞。許多智能交通企業基于對智能交通行業應用需求的深度了解,推出了針對交通應用的“交通大腦”,如科大訊飛推出的“交通超腦”、海信網絡科技推出的基于AI的海信“交通云腦”、銀江股份推出的“交通大腦”等。

2019年,科大訊飛推出了基于科大訊飛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義理解等人工智能技術的“交通超腦”。“交通超腦”是科大訊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與交通大數據相結合,以賦能交通為導向而精心推出的一款精細化管理解決方案。

以更全面的數據接入、更精準的交通感知、更智能的信號配時優化為城市交通帶來諸多便利??拼笥嶏w“交通超腦”率先在合肥得到成功應用。

據統計,合肥交警每天接入公安交警的卡口、電警、地磁等數據達1200萬條,公安天網的卡口數據達1000萬條,互聯網路況數據達1.5億條,城泊、運管、公交等數據達1500萬條。利用“交通超腦”的交通擁堵指數、平均車速、交通流量等六項指標來對合肥城市路況進行實時監測,目前監測范圍已覆蓋合肥市1017個路口、649條道路。上線運行以來,合肥市的交通運行情況大大改善。

海信網絡科技“交通云腦”采用與交通運輸行業深度結合的行業系統架構,是AI與城市交通管理深度融合的創新產品,開創了“2+4+N”平臺模式,包含2大技術硬核、4大超智能能力及N個智慧化應用。

其中2大技術硬核其一,是基于交通運輸行業的大數據平臺。“交通云腦”全面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基礎上,可以實現業務的實戰經驗與人工智能的完美融合,能夠實現對城市智慧公共出行的全場景覆蓋,主要通過四大“超智能能力”,實現對交通運輸管理與服務效能的變革與提升。

銀江股份作為阿里云杭州“城市大腦”的合作伙伴,推出了針對交通應用的“交通大腦”。“交通大腦”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交通模型”為核心技術,搭建交通集成管控平臺和信號優化配時中心,通過智能調節紅綠燈,杭州市蕭山區信號燈自動配時路段的平均道路通行速度提升15%;平均通行時間縮短3分鐘;應急車輛到達時間節省50%,救援時間縮短7分鐘以上。

2019年,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與商湯科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立公安交通視覺算法聯合實驗室,共同推動“AI+公安交管”的創新應用,從而推進公安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雙方將合作搭建交通視覺算法訓練推算平臺,開展基于視頻圖像的各類AI算法訓練、推算、優化、測評,面向基層交警提供駕駛人、機動車、交通監控等圖像識別、特征比對等算法應用服務,在城市智能交通、公路動態管控、業務監管、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方面開展創新應用研究。

圖片

同時,雙方還將合作搭建交通視覺算法訓練推算平臺,開展基于視頻圖像的各類AI算法訓練、推算、優化、測評,面向基層交警提供駕駛人、機動車、交通監控等圖像識別、特征比對等算法應用服務,在城市智能交通、公路動態管控、業務監管、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方面開展創新應用研究。

解決交通管理痛點,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從交警站在十字路口用“交通警察手勢信號”指揮交通,到“電子警察”非現場執法替代交警現場執法,再到今天“交通大腦”+AI電子警察系統執法??萍嫉膽?,大大提升了交通執法的效能,提高了道路通行率,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同時也給有志于道路交通安全的行業企業帶來了巨大商機。

AI,讓交通大數據價值綻放

交通大數據,是高頻使用的數據。交通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和應用,能夠為交通運輸和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便捷,從而實現道路交通資源利用最大化。

交通大數據的挖掘和應用,離不開科技應用,尤其是離不開AI。網約車就是“互聯網+交通運輸”催生的基于AI大數據的智慧出行新業態。

移動互聯網時代,交通運輸業面對的客戶群體已經不再是60后、70后,而是80后、90后甚至00后,他們是“靠一部手機出行”的一代,而不是背著大包小包行李追趕班車的一代。因此,智慧出行是未來交通運輸的必然趨勢。

為順應市場發展的需要,騰訊、百度、滴滴等巨頭都相繼發布了智慧出行解決方案,成為市民出行的貼心幫手。

BAT旗下都有地圖導航服務,因此他們布局智慧出行市場,都有自己的優勢。騰訊推出基于騰訊AI和騰訊云的騰訊車聯、騰訊位置服務、騰訊乘車碼等,其中智慧出行是重要組成部分。

騰訊智慧出行覆蓋自主出行、共享出行和公共出行三個場景,以騰訊車聯、騰訊自動駕駛、騰訊位置服務、騰訊乘車碼為四個業務結合點,以內容平臺和安全保證體系為輔助,而底層支撐為騰訊AI和騰訊云。

深圳在智慧出行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打造了全方位交通數據感知平臺,匯聚整合民航、鐵路、公路、水運、公交、軌道、出租、公交等30類75項交通行業數據,通過多源數據融合支撐交通運行動態監測,監測數據廣泛應用于道路設施規劃、交通擁堵治理、公交線網優化等方面,增強了道路設施規劃和交通綜合治理的科學性、針對性。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為方便市民出行,推出了基于AI交通大數據的“一站式”實時交通信息服務平臺“交通在手”。“交通在手”采用不同的實時路況展現方式,讓市民更方便、更快捷的獲取交通信息。

針對不同的出行方式提供全面的、實時的交通資訊。同時,系統還成為廣大市民交通信息交流和分享的平臺。

作為“線上資源合理分配,線下高效優質運行”的新業態和新模式,智慧出行借助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和理念,將傳統交通運輸業和互聯網進行有效滲透與融合,并利用衛星定位、移動通訊、AI、高性能計算、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實現了城市、城際道路交通系統狀態的實時感知,準確、全面地將交通路況通過手機導航等途徑提供給廣大出行者,從而提高大眾的出行效率。

最近幾年,AI和5G技術在智能交通領域的落地和應用,取得驕人的成績。智能交通場景應用已經成為智慧交管之后AI在智能交通領域的落地應用的又一重要市場。

阿里云“城市大腦”,除了通過攝像頭、交通信號燈對城市交通調度進行智能優化外,還通過旗下高德地圖和導航獲得更多用戶出行大數據,進一步獲得用戶駕乘大數據,打通從云端到用戶端的雙向數據交換,為用戶和出行者提供更多服務,從而打通城市交通的“任督二脈”,同時也為城市交通管理部門提供了決策參考。

AI,讓交通大數據的價值不斷綻放,交通管理部門通過數據挖掘,不斷優化和提升城市交通運行效率。

隨著技術的發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難題,將越來越離不開AI。小到交通信號燈的控制優化,大到城市“交通大腦”;從公路到鐵路,從機場到港口,從公交到地鐵,交通各個領域都在引入AI的應用?;贏I的智慧交通圖景,像一幅幅畫卷,向我們展開。

結語

智慧交通的最高“境界”是人、車、路的協同,目前我國人、車、路的協同并不充分,迫切需要AI、5G等先進技術的融合支撐。

未來的交通信息化是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的,人、車、路將高度信息化、協同化,不僅出行效率大幅提高,交通運輸安全水平也將大大提高。

“交通強國”戰略的實施和各種先進技術的融合應用,將推動我國智慧交通產業發展全面提速。因此,AI在智慧交通領域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對AI而言,未來的智慧交通市場將是一塊插根筷子都會發芽的肥沃土地。

CPS中安網

国产精品无遮挡一级毛片视频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首页_国产精品频超级碰_久久精品性爱福利视频